千亿球友会是全球最受欢迎网站安徽连续三次举办这场重磅大会有何深意?
千亿球友会千亿球友会4月26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开幕式将在合肥举行千亿球友会是全球最受欢迎网站。
我们都听过一句流行语:“科技成果不转化,就像藏宝图,画得再美,挖不出金子也是废纸一张”。
这就好比生活中的一位大厨,发明了一个超牛的菜谱,但一直锁在抽屉里没做成菜,没有顾客能吃到,那这菜谱再厉害也没有用。
但问题是,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实验室技术”到“市场产品”之间,横跨着一条充满风险的鸿沟,涉及技术、市场、资金、政策、人才等多个难题。
所谓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是一个集中展示、对接和交易科技成果的平台,旨在连接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安徽打造的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已成为典型之一,备受业界关注。
从连续性上看,安徽已三次召开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凸显了连续性。
2021年4月26日至27日,安徽省政府、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主题是“夯实创新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2023年4月26日至4月28日,第二届成功举办,聚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主题。
2025年4月26日-28日,第三届科交会如约而至,是这项工作的重要制度性安排。
从重要性来看,这场重量级大会不仅是一次“科技大集”,更将搭建科技成果、技术需求、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科技招商“五大对接”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策叔注意到,前两届科交会累计签约成果转化、科技招商等项目412项、总金额1208亿元。
从主题上来看,策叔获悉,今年的科交会主题聚焦“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
正是这种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地抓科技创新,安徽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前列,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居全国第7位。
2024年,安徽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753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3家,总数均居全国第一方阵,平均每天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近20家。安徽已组建28家省产业创新研究院,17家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加快形成。
放在不同维度上观察,可以说是紧扣发展大势。因为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
放眼全球,科技创新是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
环视国内,科技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成为各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聚焦安徽,在这样的发展棋局上,安徽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竞速赛、耐力赛,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安徽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着力畅通成果转化通道,完善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生产线,以创新“领先一步”带动发展“快人一筹”。
当前,安徽面临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机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赋能、创新引领、人才支撑,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
特别是,安徽明确提出“三个往前赶”:推动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经济增速在长三角往前赶、各省辖市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
怎样实现“三个往前赶”?关键是靠科技创新,需要源源不断的科技成果转化成新质生产力。
2016年4月,习在考察安徽时指出,安徽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有优势,要用好这一优势,下好创新“先手棋”,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2020年8月,习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全国省区市排位中继续往前赶,关键靠创新。要继续夯实创新的基础,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2024年10月,习来到滨湖科学城考察,他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安徽正沿着习指引的方向,坚持科技打头阵,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生产线,造就更多“金娃娃”,推动安徽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新量”“含金量”“含科量”。
明天上午的这场重磅大会,也将进一步吹响安徽发挥科学技术打头阵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号角,向全社会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
安徽将锚定“科学技术打头阵”“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走在前列”目标,干字当头、狠抓落实,在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体制新动能上取得新的更大作为,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安徽汽车的话题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一季度,安徽以76.17万辆的整车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超过广东近10万辆,持续拉大了与广东的优势。
在科技创新赋能下,安徽产业向新发力、向智而行,以新能源汽车、光储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强劲,产业发展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大省、能源原材料基地到新兴工业大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跃升。
2024年,安徽光储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居全国第3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居全国第6位。
在看到安徽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沪苏浙粤等创新大省相比,安徽在科技成果转化上,还存在一些差距,比如,专利授权量有待增加,发明专利有待提升。
2023年,安徽授权专利14.3万件,分别相差江苏30.4万件、浙江23.9万件、上海1.6万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0.12件,较上海、江苏、浙江分别低40.08件、13.12件、8.13件。
明天的大会,将以成果展示为核心、以转化交易为落点,突出高水平成果供给、高质量需求牵引、高品质生态赋能,看点满满。
二是形式多。大会重点开展开幕式、展览展示、专项活动、对接交易等四项重点工作,设有科交会序厅、科技引领、产业创新、生态赋能、“双招双引”路演对接以及新技术新产品体验等6个展示对接区。
策叔注意到,明天上午的开幕式将邀请知名院士、企业家和投资家分别围绕新质生产力、创新创业、产业融资等发言,现场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报告》等,启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签约中国科学院“融合点”安徽行动十大成果转化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代表性项目等。
三是内容实。大会突出转化交易,突出“高、新、外”,突出生态赋能,以产业、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聚焦“政产学研金服用”生态构建,凝聚合力,充分展示安徽科技、平台、人才和金融等赋能能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本届科交会共征集成果4147件,通过“双创汇”等系列对接,已促成401个合作项目落地,金额突破千亿元。
看得见的是数字,看不见的是科技成果转化迸发的澎湃动能与活力。这将是一个永不落幕的成果转化交易平台,也必将产生源源不断的成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